項目簡介
山東某造紙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靜電復印紙、雙膠紙、道林紙、素描紙等,生產、銷售紙及造紙原料,年產紙漿15萬噸。2020年11月公司部署一套WEAS能源監測分析系統,合同金額58.8萬元,電力監測點共計124個。系統運行以來每年節約電費約67.5萬元。
難點痛點分析
(1)生產能耗無法自動化抄報。企業由于生產用電設備眾多,只能針對重點能耗設備的用電情況定期手動抄報。對于生產工段中除主設備外的其它用電設備,不能及時了解用電情況,這樣對于生產用電無法做到精細化管理。
(2)公司基于現在的能耗統計方式,實現了對廠級、工段的能源績效考核,但還沒有細化到班組乃至崗位的逐級能源績效考核,在節能降耗方面不利于全員智慧和力量的發揮。
(3)企業設備維護維修人員短缺,相關的設備維護維修記錄主要還是靠手工輸入,一方面長期設備維護維修工作中積淀下來的好的經驗和知識不便于保存、共享和傳承,另一方面對于設備故障的處理還處于事后處理階段,難以做到對設備歷史故障的追溯以及全面、系統性匯總分析,不能及時預判設備故障,進一步提升設備運轉率遇到瓶頸。
(4)公司缺乏對峰谷平用電的統計分析功能,雖然對生產有錯峰要求,但無法根據生產情況合理安排錯峰填谷的生產策略。企業重視錯峰填谷用電管理制度,在日常的設備運行管理基礎上,用戶提出現場設備的停機維護時間需要在尖峰時段進行,不能夠使用谷平時段進行設備維護,用以更好的實行避峰制度。
節能效益
熱電車間有兩臺給水泵長期運行,額定功率為90kW,系統上線運行后,通過設備對比分析功能模塊發現2#給水泵的實際運行功率長期高于1#給水泵,2#給水泵處于非經濟運行狀態,系統及時得出分析結論并推送給企業管理人員,企業管理者組織人員進行維護,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優化2#給水泵的運行狀態,每年為用戶帶來7.5萬元的經濟效益。
一車間有兩臺空壓機,為1#和2#空壓機,額定功率為120kW,系統上線后,通過查詢空壓機運行歷史數據發現,兩臺空壓機均存在頻繁加卸載的情況,平均卸載率為40%,卸載功率為41kW,用戶得知后在保證生產工藝壓力的情況下,采用閉環控制方式對兩臺空壓機運行進行優化,以減少空壓機長時間卸載導致的浪費,預計產生12萬元/年的經濟節能效益。
通過分析診斷模塊中的負荷分析模塊發現,現場的1-2號盤磨機和3-4號盤磨機每天正常運行功率為350kW-450kW,但在部分時間處于低功率運行狀態,將該現象及時向用戶反饋,用戶實際查看后發現是設備在生產后未及時停機造成的。結合WOES智能優化節能系統的報警功能對現場空轉待機的情況進行管控,每年節約電費16萬元。
根據現場實際生產,企業有嚴格的錯峰填谷用電管理制度,生產管理人員每天會進行數據統計進行考核,WOES智能優化節能系統上線后,我方協助定制尖峰平谷四個時段日報表和重要設備峰谷平報表,企業管理者每日根據報表數據進行設備運行追溯,嚴格執行設備避峰管理制度,通過系統規范管理制度,尖峰時段3個月內每日用電比例明顯減少,每年節約電費32萬元
非節能效益
①實現能耗數據自動抄表?,F場共有3種能源介質:電、水和蒸汽,廠區較為分散,在現有的人工統計計量方式上不能夠準確對工段能耗實現統計分析,系統部署后,解決了目前企業在數據統計工作中人工抄表工作量大且數據不準、不同工段之間數據換算麻煩等一系列問題所造成的能耗統計數據的差異。
②及時發現設備運行異常。現場有3臺制漿機,設備運行情況基本一致,我方值守人員通過日常運維發現,1#和3#制漿機的功率因數為0.93以上,但2#高濃磨的功率因數只有0.82,及時與用能人員反饋,經現場查看后發現是由于單相熔斷器燒損導致,巡檢人員及時更換熔斷器后功率因數恢復至0.95,避免了設備運行安全隱患。
③盤磨機運行電流實時監測。為保證機漿配電室的3臺盤磨機運行安全,企業安排人員對設備運行電流頻繁進行查看,保證電流數據在100A-150A之間。系統上線后,通過報警管理對各電流設閾值進行監控,發現電流運行異常及時進行報警提示并推送企業管理人員,不僅提高了人員工作效率,也使企業生產的安全性和實效性得到保障。
④管理人員通過歷史數據查詢隨時查看各設備運行情況。廠內設備種類和數量眾多,設備管理人員無法兼顧到每一個設備的運行情況,在系統上線使用后,設備管理人員通過歷史數據查詢功能可以隨時、定點進行設備運行查詢,通過設備運行現狀進一步規范公司管理制度和人員用能意識,提高了企業能源管理效率。